網站導覽
EN
最新消息
關於USR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中國科技大學USR 計畫中心
112-113共創深坑文化永續韌性社區與多元加值計畫
計畫大事記
文化深坑
拜訪深坑
深坑導覽
深坑歷史地圖資源
韌性深坑
韌性與文化韌性
USR計畫實踐
守護深坑
數位資源
友善連結
合作夥伴
進階特效與合成
張書維 老師
首頁
113年實踐課程(上學期)
進階特效與合成
進階特效與合成 張書維老師
課程屬性
修課年級
修課人數
課群/課程
課程與教學特色
■院系必修
三年級
15人
■課群課程
數媒系 系專業選修
●規劃目的:
課程前半段將指導同學實地進行以深坑為主題之數位內容3D實景掃描主題製作,課程後半段會將3D實景掃描製作而成的模型引入,進行實景合成創作。
●課程與教學特色:
指導同學進行以深坑為主題之數位內容3D實景掃描原創主題開發。在製作和開發虛擬實景合成中,會面臨大量的3D資產(3D模型)整合,而近年發展愈趨成熟的3D實景掃描,很大程度的改變了傳統在製作3D資產的工作流程,也簡化虛擬實景的開發,課程將引導虛實3D藝術與技術結合,導入新世代的3D實景建模,簡化製作3D資產(3D模型)的工作流程。並且藉由對實景建模與實景合成的分析及實際創作,加強學生對虛實場景與特效合成的製作能力以及後續發展相關領域運用的完整度,期能將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實景掃描與合成製作流程加以整合。
●預期社會影響:
以課程虛擬3D資產技術讓學生藉由瞭解實景合成分析與實際創作等相關領域,並提出以深坑為主題的在地加值3D實景掃描主題內容開發。
1. 課程將指導同學實地進行以深坑為主題之數位內容3D實景掃描主題製作。
2. 利用歷史場域、實地場域與場景設計等實景合成創造以深坑為主題之數位內容3D實景掃描原創應用主題開發。
3. 利用歷史場域、現在場域在數位內容3D實景掃描主題應用,產出以深坑為主題的在地加值作品。
課程成果
藉由探訪深坑實地的紀錄對實景建模與動態合成的分析及實際創作,加強學生對虛實場景與特效合成的製作能力以及後續發展相關領域運用作品的實作能力。
透過「實拍深坑老街」、「實景建模實作」讓學生藉由實地走訪的活動實際體驗與發掘實景建模實作主題。並透過參訪學習單等輔助記錄學生踏訪足跡,為活動留下紀錄。透過實地走訪與實際操作的3D實景掃描工作流程加強學生學習動機,最後落實數位特效與合成等實務操作產出深坑老街為主題的數位3D實景掃描的課程目標。
1.「實拍深坑老街」
實拍深坑老街活動,讓學生藉由實地走訪的活動實際體驗與發掘實景建模主題。並透過參訪學習單等輔助記錄學生踏訪足跡,並體驗當地手作課程,除了為活動留下紀錄外,也銜接後續「實景建模實作」成果產出。
2.「實景建模實作」
以實作教學產出學習成果,提供學生透實地走訪與課堂實作,解析相關流程的操作細節,實際應用掃描與輸出的相關流程。
實景掃描模型處理
實景掃描模型輸出準備
實景掃描模型輸出
實景掃描模型成品
1.《集順廟石獅子》學生實景掃描模型—
竹數媒四A-吳億茹同學
(1) 作品說明
深坑老街集順廟的石獅子,很久之前有看老師掃描帶回,便想也試試看自己能不能帶回他,做了資料才知道,原來中式傳統石獅造型不同於真實的獅子,可能是因中國自古不產獅子,雕塑者無從描摹,而參考了狗或其他動物的造型,並添加個人想像使其誇張化,是想像力與年代感兼具的藝術品。
石獅作用為鎮守化煞,視為瑞獸,具誇張神情而踏球含珠(但是珠子在嘴巴內部較不好掃描)。近代則有寫實造像之石獅子作為大門裝飾。
學生實景掃描模型(集順廟石獅子)
2.《集順廟浮雕壁畫》學生實景掃描模型—
竹數媒四A-吳億茹同學
(1) 作品說明
深坑老街集順廟的神爐,壁畫古色古香又不失現代感的美術風格讓我在進廟第一眼就看中了他,因為對廟宇文化陌生的關係,特別找了壁畫雕刻的資料,不同於集順廟內主要供奉的『保儀大夫』和『保儀尊王』兩位,畫面中的神明應為五路財神,四名部屬分別為:東路武財神(蕭昇)、進寶天尊南路武財神(陳九公)、招財使者西路武財神(曹寶)、納珍天尊北路武財神(姚少司)、利市仙官,是當地一個具有重要文化與宗教意義的特色。
學生實景掃描模型(集順廟浮雕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