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謂韌性

    21世紀極端氣候導致全球環境變異,如何與威脅共存、環境共生是國際共通的重要課題。因此文化永續的可持續發展便成為重要的共同目標,基於生態思考與環境友善相處,取代了既往人定勝天的對立觀念。由人類永續發展指標SDGs,經企業社會責任CSR以至環境、社會、治理ESG的發展過程中,人類逐步瞭解韌性(Resilience)是永續相當關鍵的支持力量。
    「韌性」,可以對應所面臨壓力與需求的穩健性(Robustness);遭遇威脅時以冗餘性(Redundancy)透過緩衝空間與替代機制,並藉由機動性(Resourcefulness)與效率(Rapidity)快速找出癥結與問題並進行具順序的對應;此外,韌性社會具有一定的復原力(Recovery)與調和特質(Reconciliation),可協助社會永續發展。

二、文化韌性

2019年聯合國接受教科文組織(UNESCO)提案,將文化作為支持SDGs的第4個支柱,「以文化和文化遺產提升社會韌性與災害恢復力」成為了國際普遍關注的議題。隔年,2020年世界遺產公約50週年之際,聯合國再次提出「文化遺產是支持人類韌性(Resilience)、人文(Humanity)和創新(Innovation)的重要力量」觀點。在在顯示全球對於文化永續(cultural resilience)議題的高度重視,更說明文化遺產和傳統知識對強化社區韌性的關鍵意義

文化韌性圖片

三、以文化韌性支持永續發展

    2023年底於杜拜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中,各國文化部長共同簽署全名「基於文化的氣候行動宣言」的「阿聯酋宣言, Emirate Declaration」,清楚的指出文化與文化資產,應該在人類因應氣候變遷支持永續的過程中,扮演更積極與更具整合性的角色。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onservation of Monuments and Sites, ICOMOS)進一步以跨域整合的觀點,提出「遺產於災害與衝突的韌性—準備、應對和復原」作為2024-2027年的重點議題,包括:

(一)有形與無形價值認知的整合

(二)遺產與場所及自然環境的整合

(三)民眾參與和多元價值的整合

(四)人類對應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的整合

以文化韌性支持永續發展圖片 以文化韌性支持永續發展圖片


    ICOMOS 提出2027建立文化韌性因應氣候變遷的重點議題,揭示落實文化永續的重要方向,和本計畫的主題密切結合。     作為對這些最新國際趨勢的響應與回應,本計畫執行以建立「深坑發展為具文化韌性特質的社區」作為社會責任實踐目標。基於以文化永續結合深坑在地特質,將文化認知與轉譯列為計畫重點,規劃「文化與故事」、「建築設計」、「建築計畫」以及「整合行銷企劃」等課程,並將全球永續思潮知識力導入,建構教學策略與方法,同時應用5Cs教學方式,開設以文化永續與韌性社區為核心議題的「都市更新」、「建築物理環境」、「結構物修復與補強實務」等課程;及規劃跨域整合學習的「文創工坊實務」、「BIM建築結構_虛實整合實作」、「進階特效與合成」、「數位設計應用與實務」等課程,以期達到「跨域教學創新與人才培育」的教學實踐目標。

執行重點:

a. 以綠色公共空間再現與老街發展韌性防災社區,作為文化永續主要載體,

b. 配合文化詮釋轉譯和數位化技術,協助產業創新轉型與多元文化永續主要載體,

c. 以文化永續的觀念,規劃深坑地區活化發展藍圖。